Search

魔鬼藏在細節裡,移工宿舍再次出現確診個案
 
「苗栗縣今天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魔鬼藏在細節裡,移工宿舍再次出現確診個案
 
「苗栗縣今天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,為外籍移工,這名確診外籍移工,已隔離14天,PCR檢測2次陰性後轉陽確診,無公共活動史,現已採一人一室隔離中,對於社區沒有影響。」
 
這是縣長臉書今天跟大家報告的內容,只有一例且是已隔離14天的移工,看起來好像不用太擔心,但值得注意的是,前幾天出現的零星個案都會註明是在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,這些解隔前篩出來的個案,的確對工廠與社區不會造成影響。
 
但今天這例卻沒有,因為這例個案是已解除隔離、回到宿舍並已復工的京元電移工。雖然隔離期間PCR檢測2次皆為陰性,但因出現症狀,篩檢後發現確診收治醫院隔離,其室友也已框列採檢了。
 
目前並不知道為何PCR檢測2次陰性後轉陽,是因為潛伏期?還是在哪個環節疏漏而不小心染疫?皆需仰賴衛生局詳細調查。但就在京元電讓各部門自行決定是否取消分流的前兩天發生此事,儘管公司在用餐休息空間與內部動線上仍有依照防疫計畫辦理,但仍不免讓人擔憂,宿舍是否會有其他員工與個案接觸過並已復工。

若衛生局框列隔離工作夠精準、公司的防疫計畫也有落實,相信應該不會讓月初的惡夢再上演一次。但仍有幾個制度上的漏洞,在科技廠群聚事件中仍存在,以下簡單表列說明:
 
1. 工作場所的疫調框列漏洞:
 
一般來說,與確診個案密切接觸人員的匡列都是由衛生局負責,但本次科技廠相關案件確不是,工作上接觸的匡列名單由公司負責提供,衛生局負責同住與其他足跡的接觸者。
 
這便會導致許多匡列的漏洞,六月初各科技廠的爆發,我們接獲無數陳情都指出明明有長時間、密切接觸,但有人有被匡有人沒有,搞不清處公司的標準為何,是否有為了避免人力減少而少匡列的狀況,也無從得知,且各家公司都有類似狀況。
 
但少匡列一個人會對疫情控制產生多大的影響,從本次高雄和恩主公醫院的事件可觀察出來,當初苗栗沒有因為這樣的制度漏洞而大規模爆發,真的是非常幸運。
 
2. 廠區消毒無明確監督單位:
 
當公司出現確診個案後,全廠徹底清消是最基本的要求,但日前我們也不斷陳情質疑廠內消毒不確實時,詢問縣府各單位,竟發現沒有人負責監督這件事。
 
首先問了衛生局,衛生局指出消毒為環保局業務與廠內事務則為勞青處;詢問環保局,環保局指出其只負責戶外清消,公司與商家部分應為工商處或勞青處負責;詢問工商處,工商處指出疫情相關業務應由衛生局負責;詢問勞青處,勞青處指出他們會請公司進行消毒,但並不會進場檢查,若確保有無落實建議問衛生局。
 
各單位繞了一圈,竟找不到能負責的局處,也就是說沒有一個單位需負責確保廠區內消毒狀況,那麼若有企業沒落實清消,憂慮的員工們也求助無門。
 
3. 群聚問題根源的宿舍密集度:
 
本次事件的根源,就在於移工宿舍的居住密集度,以及不同廠區的混住狀況,導致一人染疫就會讓全宿舍及廠區陷入高風險中,但即便到今天,京元電的造橋宿舍仍在狹小空間中讓移工們六人一間,竹南宿舍今天再度被陳光軒議員踢爆仍使用違規空間。
 
更不用說其他沒被報導過的移工宿舍,狀況是否確實改善降載根本無從得知。且前進指揮所對外宣稱移工隔離期間是「一人一室」,實際上只有高風險移工才能跟台灣人一樣,一人一室隔離在集中檢疫所或是防疫旅館。中風險「就地隔離」的移工,其實是二到四人一室。
 
4. 分流制度中的加班漏洞:
 
作二休二的四輪二班制,竟被許多公司拿來說是他們的分流制度,對產線工作略懂的朋友都知道這說法有多值得吐槽,且只要一加班,兩班的人就會交疊在一起工作。而產線上的加班是偶一為之還是常態,我想也不用我多說。故一旦有人染疫,就會讓全廠陷入風險之中。
 

這樣的工作模式,加上無法確實匡列、清消無人負責督導及密集的宿舍,都是苗栗在疫情中尚未被明確改善的部份,六月初的風暴沒有擴散到社區,只能說真的很幸運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苗栗縣議員 第五選區(頭份、三灣、南庄)。 「當時代把一個任務放在你面前,請不要覺得自己渺小。」讓我們以真誠與勇氣來回應這個挑戰,讓新政治在苗栗萌芽。
View all posts